从师虽重 家教更急
教小儿不但是出就外傅谓之教,凡家庭之教最急。每见人家养子,当其知识乍开时,即戏教以打人、骂人及玩以声色玩好之具,稍长,或取人一针一柴,则大喜称赞之曰:“此儿亦知作家矣。”是教之为盗贱也!此等气习,沁入心腑,人才何缘成就?
——陆世仪《思辨录辑妥》卷一
【译文】
教育孩子不只是出外跟教师学习才称之为教育,家庭教育尤其重要。我经常见有的人家养育孩子,当孩子刚懂事时,就开玩笑地教给他们如何打人、骂人,玩那些玩物丧志的玩具,稍长大一点,见孩子取来别人的一针一柴,高兴地称赞说:“我这孩子也知道顾家了。”这是教给孩子们做盗贼啊。如此的坏习惯,渗透到孩子心里,人才如何能够成就呢?
【注解】
外傅:教师,古以保姆为内傅,称教师为外傅。《礼•内则》:“十年出就外傅,居宿于外。”
乍:初、刚。宋柳永《乐章集•满朝欢》词:“巷陌乍晴,香尘染惹,垂杨芳草。”
沁:浸、渗入。唐彦廉《咏竹》诗:“醉卧凉阴沁骨清,石床冰簟梦难成。
【评语】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它往往铸造孩子一生的人格。
我国向来重视家庭教育,许多典籍中都有家教的记载。成功的家教事例不计其数,,有些成了股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,如“孟母断织”、“岳母刺字”等为今人所熟知。母亲对孟子、岳飞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。看来,家庭尤其是母亲参加子女的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。母亲为孩子蓬勃发展的思想指示着某种方向,她的责任是神圣的。意大利无线电通迅的发明者马可尼,在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领奖会上,曾自豪地对人说:“这个奖励应该属于他的妈妈,没有她的教育和支持,他就不会有今天。可见,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杰出人物的母亲更伟大的。但是也应该看到,如果母亲没有尽到家教责任,那孩子就象一架发动机已经损坏的飞机在空中飞行,它不但自己要坠毁,而且还会给别人带来不幸。明代理学家陈继儒的《读书镜》中就有这样一则故事:芒山有个人小的时候,偷拿别人家的东西,母亲见了,不仅袒护,更加孤立怂恿,终使孩子沦为盗贼。儿子被处死前。认请为其母所害,将母亲活活咬死。这位芒山母血的教训不能不让我们惊醒。所以说,健康的品德和生活常识的教育,是家庭对于孩子不可推卸的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