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行下效 父慈子孝
夫风化者,自上而行于下者也,自先而施于后者也。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,凶不友则弟不恭。
——《颜氏家训•治家》
【译文】
进行教育感化,从来都是自上面下的,前面的人做到的才能要求后人去做。所以父亲不慈爱,儿子就不会孝敬。兄长不敬不爱,幼弟就不会恭敬。
【注解】
风化:旧指教育感化。
施:施行、实施执行。
友:兄弟相敬相爱,如兄友弟敬。
义:情谊、恩谊,如忘恩负义。
【评语】
俗说话:“上梁不正下梁歪。”“上有所好,下必甚焉”。“君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。”这说明,任何事情都是自上面下、自先而后的。教育人,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,而要拿出实际行动来,孝敬还生孝顺儿,忤逆仍生忤逆子,父亲粗暴子不幸,这说明了上行下效、先倡后行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