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贵专门 乐则能生
夫学贵专门,识须坚定,皆是卓然自立,不可稍有游移者也。至功力所施,须与精神意趣相为浃洽,所谓乐则能生,不乐则不生也。
——章学诚《家书四》
【译文】
做学问重要的在于“专”,要想有所建树,不同于一般目标,一定要坚定,不可拿不定主意。至于功夫力气用到什么地方,须与自己的爱好兴趣相符,自己喜欢去做的就一定能成功。反之,不喜欢做的就不会成功。
【注解】
贵:重要。《论语•学而》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”
识:知识、见识 。王逸《楚辞章句序》:“智弥盛者其言博,才益多者其识远 。”这里指目标。
卓然:特异貌。晋陶潜《陶渊明集》:“凝霜殄异类,卓然见高枝。”
游移:迟疑不决。《聊斋志异•周三》:“史转念去一狐,得一狐,是以暴易暴也,游移不敢即应。”
施:推行。《论语•卫灵公》:“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浃洽:融治,贯通。唐权得舆《权载之集》:”然则不出楹阶俎豆之间,而威惠交修,上下浃治,在此物也。”
【论语】
学海无涯,不可穷尽,人生有限,欲有所成就须专于一门,持之以恒。马克•吐温曾说:"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,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,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。”一个人青年时代精力好,求知欲旺盛,更须及早在“广博”的知识中求得“精深”。“精深”也就是我们的目标。目标的选择应符合自己的兴趣所在。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。它有种魔力,能创造出人间奇迹。在强烈的兴趣支配下,达尔文将一只甲虫放进了自己的嘴里,爱迪生钻进鸡窝孵小鸡,丁肇中六年完成十年的学业,并不觉苦,他说:“没有人强迫我这样做,我有兴趣 。”的确,如果对学习发生兴趣,就会有种强烈的求知欲望,不需任何外在压力,只有愉快和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