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组织建设 > 教子

善教子者 一严一慎

时间:2020-06-30

字号

善教子者   一严一慎

       善救子者,一严之外无他求。善用严者,一慎之外无他道。今人教子,每事疏忽宽纵,不耐留心,及德性已坏,而笞扑日加,徒令伤恩,无救于晚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吕坤《去伪斋集•闺范》

      【译文

       善于教育子女的人,除“严”之 外没有其它的办法。而善于使用“严”的人,除“慎”之外没有其它道理。今天的人们教育子女,平常的小事上宽容放纵,不加重视,更不能细心观察,予以帮助,等到子女不良品德已经形成之时,日甚一日地打骂,只会让双方伤了和气,再想挽救已经晚矣。

      【注解】

       慎:谨慎、慎重。《韩非子•定法》:“赏存乎慎法。”

       疏忽:粗心大意,忽略。

       耐:能够,通“能”。《礼记•乐记》:“故人不耐无乐。”

       笞:用鞭、杖、竹板抽打。《墨子•鲁问》“譬有人于此,其子强梁不材,故其父笞之。”

       扑:鞭打。孔稚圭《北山移文》:“敲扑喧器犯其虑。

      【评语】

       善于教育孩子的人,必然对其严格要求,但又须十分谨慎,既不溺爱,也不体罚。南北朝辞赋家江淹曾写道:“溺爱靡意,魂飞心离。”溺爱,即过分宠爱,对于孩子这样的爱,有百害而无一益。纵观我国几千年历史,教训比比皆是。如《左传》所说:卫庄公宠子州吁,使其骄奢淫逸,仗势欺人,有臣苦谏,卫庄公置若罔闻。等到卫庄公一死,州吁便杀兄自立,至使国家大乱。父母溺爱孩子,往往看见小错,总是托词不加制止,久而久之,恶习逐渐在孩子身上养成,一朝发现又多用体罚来强令孩子改过,结果总不令人满意。俄国教育学家尼•伊•皮罗果夫说:“抽打,是为激发人的羞愧感而采用的一种粗暴的强制手段。”当它起不到这种作用,或所激发的羞愧感已不足以克服孩子的恶习时,抽打便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。事实上体罚是对孩子人格的侮辱,伤害的看似孩子的皮肉,触及的却是孩子的心灵。使用不当,会使孩子反感,彻底走向反面。因此,善教子者,一严一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