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之则行 立之则义
夫行也者,行礼之谓也。夫礼,贵者敬焉,老者幸焉,幼者总焉,少者友焉,賤者惠焉。此礼也,行之则行也,立之则义也。
——《大戴礼记•曾子制言上》
【译文】
所谓德行,就是履行那些行为规范。所谓行为规范,对尊费的人要恭敬,对年老的人要孝养,对孩子要慈爱,对年轻人要友善,对贫贱的人要施思。这些行为规范,自身履行就是德行,树立起来就是做事的标准。
【注解】
行之则行:履行就是德行。第一个“行"从事、履行。《论语•先进》:"子路问:“闻斯行诸?”第二个“行”:德行。
立:树立。
义:正义,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。《礼记•中庸》:“义者宜也”。
【评语】
伦理道德的力量是无形的,但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约束又是强大的。中国素有“礼义之邦”之称,社会历来崇尚孝敬长辈、慈爱幼小、友善朋友的行为标准,并相应形成整套伦理道德规范体系。这些伦理道德规范实施的前提,就在于自身的严格履行。否则,伦理道德的约束力就根本无从谈起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,“有奶便是娘”、“有钱能使鬼推磨”的功利主义思想再度兴起,并影响到每一个家庭,为此,在发展家庭经济的同时,强调自觉遵守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就显得十分的迫切和重要。只有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同时提高,家庭的发展才是平衡和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