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组织建设 > 孝爱

父母之命 佩之行之

时间:2020-06-07

字号

父母之命   佩之行之

       凡子受父母之命,必籍记而佩之,时省而速行之,事毕则反命焉。或所命有不可行者,则和色柔声,具是非利害而白之,待父母之许,然后改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司马光《涑水家仪•居家杂仪》

      【译文】

       做小辈的接受了父母的命令,一定要以簿册记下,并佩带在身边,时常地反省,迅速地去做,事情完成之后要回去禀告父母。如果父母所要求做的事情不能做,一定要慢声细语,和颜悦色,明白清楚地陈述这件事情的对与错、利与弊,得到父母的许可后再更改变动。

      【注解】

       佩:佩带。《左传•闵公二年》:“佩之金玦。”

       白:禀告、陈述。《史记•西门豹传》:“巫妪弟子是女子也,不能白事,烦三老为之白之。”

      【评语】

       可以想象,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家庭环境中适应自如,又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?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恭敬地孝顺,又怎么能去爱社会上的其他人?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。孩子遵从父母之命而行之,日积月累,既增长了经验,又提高了办事能力。经过家庭的锻炼,步入社会就能适应各种情况,应付各色之人,从而立身于社会。我们讲,一个成功的人在家庭中可能得不到知识,但他肯定学到了应付社会复杂现象的心理基础和自信的信念,或者说,他领略到了“退一步,进两步”的深奥哲理,感受到了“先为人子之礼,后为人父之敬”的酸甜苦辣。由此而言,人生始于家庭,止于社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