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足出言 不忘父母
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,一出言不敢忘父母。一举足不敢忘父母,故道而不径,舟而不游,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。一出言不敢忘父母,是故恶言不出於口,忿言不及於己,然后不辱其身,不忧其亲,则可谓孝矣。
——《大戴礼记•曾子大孝》
【译文】
君子一动脚不敢忘了父母的告诫,一说话不敢忘记了父母的教诲。一动脚不敢忘记父母的告诫,所以总走宽广的大道而不走窄狭的小径;走水路总是坐船过去而不游泳过去;不敢拿己逝父母所赐给的身体,走危险的路。一说话不敢忘记父母的教诲,所以丑恶的话说不出口,怨忿的话不会招到自己的身上,然后不使自身遭到污辱,不使父母为他忧愁,就可以说是孝了。
【注解】
道而不径:走宽广的大路,而不走窄狭的小路。径:小路;道:大路、大道。
舟:坐舟、乘船。
殆:危险。
忿言:怨恨的话。
【评语】
俗话说“不听父母言,吃亏在眼前”。人生的经验很大程度上源于父母的谆谆教诲,这些教诲时刻谨记心中,就能在复杂的社会上安然处之。故而,举足出言,不敢忘父母。从孝敬父母的角度讲,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。做儿女的说错话,办错事,受到了惩罚,做父母的有几个能不伤心落泪呢?由此而言,儿女的成功便是对父母的孝顺,儿女的失败也便是父母忧愁的时刻。所以,古人出门在外时,为了让父母安心,都走宽阔的大路,不走危险的小径,不招惹是非,不出言伤人,不给自己找麻烦。在他们的心里,这也是尽孝的一个方面。这个道理对我们不是也很适用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