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与朋友相与,只取其长,弗计其短。如遇刚愎人,顺耐他戾气;遇骏逸人,须耐他罔气;遇朴厚人,须耐他滞气;遇洮达人,须耐他浮气。不徒取益无方,亦是全交之法。 ......[详情]
毋取钳者,无取健者,毋取口锐者。钳者、大给利不可尽用;健者,必欲兼人,不可以为法也;口锐者多诞而寡信,后恐不验也。 ......[详情]
兄弟不睦,则子侄不爱;子侄不爱,则群从疏薄;群从疏薄,则僮仆为仇敌矣。 ......[详情]
事兄之道,尊事之,以为己望也;兄事之,不遗其言。兄之行若中道,则兄事之;兄之行若不中道,则养之;养之内,不养于外,则是越之也;养之外,不养于内,则是疏之也; ......[详情]
年高之人,作事有如嬰孺,喜得钱财微利,喜爱饮食果实小惠,喜与孩童玩狎。为子弟者能知此,而顺道其意,则尽其欢矣。 ......[详情]
事父母几谏,见志不从,又敬,不违,劳而不怨,此圣人教人和家之要术也,宜熟思之。 ......[详情]
君子之孝也,忠爱以敬;反是,乱也。尽力而有礼;庄敬而安之;微谏不倦,听从而不息,欢欣忠信,咎故不生,可谓孝矣。 ......[详情]
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,一出言不敢忘父母。一举足不敢忘父母,故道而不径,舟而不游,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。 ......[详情]
凡子受父母之命,必籍记而佩之,时省而速行之,事毕则反命焉。或所命有不可行者,则和色柔声,具是非利害而白之,待父母之许,然后改之。 ......[详情]
爱亲者,不敢恶于人,敬亲者,不敢慢于人。爱敬尽于事亲。 ......[详情]